会议专题

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概况

通过描述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变化趋势.使用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吉林省出血热每7~10年出现流行高峰,2005年发病率达到最高(9.33/10万),之后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报告发病率与2011年相比上升9.60%.90年代末期至目前发病率呈现两个季节高峰.农民病例所占比例多数年份波动在55%~70%之间.15~59周岁年龄组占90.94%;60岁以上所占比例从5.38%上升到14.09%.男女性别比波动在4∶1左右.病例98.27%发生在东部山区和中部半山区、丘陵地带.松原、白城2000年无病例报告,2012年报告病例占所有病例的17.85%.吉林省出血热疫情最近一个高峰年出现在2005年,2012年出血热疫情出现回升.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15~59周岁年龄组是发病主要人群,60岁以上人群比例近些年有增加趋势.男性多于女性.西部平原地区病例的比例近些年有增多趋势.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范明 邓立权 赵庆龙 郭建华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

国内会议

第166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人兽共患病防控

长春

中文

167-171

2013-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