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猪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研究
本文总结了项目组在2009-2013年间对四川地区猪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研究的部分结果.从四川省18个地区采集了猪血清1571份,猪流产死胎脑组织与蚊虫样品127份.采集的猪血清以间接ELISA进行乙脑抗体检测,胎儿脑组织及蚊虫样品以RT-PCR检测乙脑病毒,并对部分四川代表毒株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和分子进化分析.血清学结果显示,2009年、2012年和2013年,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2.2%、36.6%和31.9%;每年的7、8、9月为乙脑感染的高峰季节,10月后逐步下降,呈明显季节性变化特征.采自四川南充、泸州、彭州、都江堰、广安、雅安、宜宾、内江、蒲江等地的36份脑组织及蚊虫样品病原检测呈阳性,平均阳性率为27.6%,其中蚊源样品阳性率为27.4%(29/106),猪源样品阳性率为28.6%(6/21).选取12份阳性样品克隆分析PrM基因,选取7份阳性样品分析E基因,结果表明四川地区猪乙脑病毒的PrM和E基因与现用疫苗株(SA14-14-2)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在87.8%~100%之间,氨基酸序列相似度96%以上;四川猪乙型脑炎病毒包括基因Ⅲ型和基因Ⅰ型,这是一个明显的地域特征.
猪 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 地域特征
文心田 曹三杰 黄小波 袁磊 张亮 刘瀚扬 石双燕 刘凯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传染病与基因芯片实验室,四川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室与猪病防治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353-365
2013-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