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回火时间对核电压力容器用钢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以核电压力容器用SA508Gr.3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显微组织和第二相随回火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50℃回火时,粒状贝氏体中的M/A岛首先分解为铁素体基体和堆积的长条状Fe3C碳化物;随后长条状的碳化物长大球化,M/A岛分解形成的铁素体发生合并结晶为大的铁素体板条;当回火时间进一步延长,Fe3C碳化物数量减少并粗化,新生成的M2C碳化物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中。随着回火时间延长,材料的强度逐渐下降,冲击性能先上升至极值后逐渐恶化。结果表明,回火过程中基体组织的软化效应、合并再结晶,M-A岛分解程度,碳化物的类型、形貌、尺寸和分布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晶界大颗粒碳化物能够显著降低晶界的结合强度,改变裂纹非稳定扩展的临界断裂应力,是SA508 Gr.3钢冲击韧性达到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的原因。

核电压力容器用钢 回火时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李传维 韩利战 刘庆冬 顾剑锋 晏广华 张伟民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改性与数值模拟研究所,上海 200240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1-6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