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改质高炉配渣制备烧结矿渣微晶玻璃:Na+和K+对烧结-结晶行为影响的对比分析

本文以高炉配渣为原料,通过成分改质,采用烧结法进行了矿渣微晶玻璃的制备.在成分改质过程中,结合硅酸盐熔体的结构理论,文章创新地提出了“以NBO/T为基础”的改质规则,且在NBO/T相同的情况下,配制了三种成分体系以研究Na+和K+对烧结-结晶行为的不同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质操作所采用的NBO/T,完全满足制备致密烧结矿渣微晶玻璃的要求,但由于Na+和K+的影响不同,所需要的最佳烧结温度以及烧结产品的残余孔隙度并不相同.其中,对于含Na+的体系而言,所需要的烧结温度较低,特别是当体系中同时含有一部分K+时,所需的烧结温度及最终烧结产品的孔隙度要更低一些,而当体系中的Na+全部被K+取代后,只能利用二次烧结在高温区内完成致密化过程.

微晶玻璃 烧结法 结晶行为 钠离子 钾离子

刘峰 张建良 国宏伟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1-9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