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异重流沉积研究及展望

异重流是一种由高密度洪水河流潜入低密度汇水盆地水体底部而分层流动的持续型浊流。它呈牛顿流变性质、紊乱流动状态、湍流支撑机制,具有更高的发生频率和稳定的沉积物供给,是一种特殊的稳定性浊流,由洪水河流直接注入,无需沉积物的早期积累以及地震、火山、风暴、海啸等触发机制。异重流自近端向远端总体呈稀释趋势,沉积物总体表现为粒度逐渐变细、厚度逐渐减薄的趋势,多以中砂到细-粉砂沉积物为主,单层厚度多为几分米到几米,横向上分布较为稳定,平面上呈“沟道-舌状体-朵状体”并伴有天然堤的扇形为特征。近端为沟道形式,由异重流侵蚀而成,与水下分支河道相连,一般不发生分叉,未充填或充填中细砂为主的沉积物,两侧伴有天然堤,以细砂、粉砂为主;中部为盆地边缘至中心的过渡区域,其沉积物兼有近端和远端的特征,其形状呈舌状,沟道发育,开始分叉和汇合,直至消失,以细砂沉积物充填为主,两侧天然堤可见;远端呈朵状展布,无沟道,以粉砂、泥质等细粒沉积物为主,向侧缘及前缘可延伸较远距离,有些可达至地形平缓的盆地中心地带。异重岩以发育洪水增强-减弱所产生的逆粒序-正粒序组合、层内微侵蚀面、富含陆源有机质等特点区别于其它深水重力流沉积;由于洪水强度时刻都发生着微弱的变化,沉积物中伴有流水成因的平行层理、爬升波纹层理和波状层理。

异重流 沉积作用 触发机制

孙福宁 杨仁超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416-418

201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