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相山铀矿田阳光地区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硬岩型铀矿床和矿田的分布往往与断陷红盆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特别是红盆边缘的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铀矿体的分布。阳光地区紧邻相山火山盆地西面的断陷红盆,夹持于盆地边缘北东向邹家山—石洞断裂、邹家—佈水断裂,具备明显的红盆控矿因素。该区放射性偏高异常场沿北东向断裂构造及其次级构造两侧分布,构造控矿作用明显,在其北面的平顶山矿床,铀矿体就分布在平顶山构造两侧。以如意亭-小芙蓉断裂及放射性异常区为中心,对区内凤山、阳家山矿点一带地表矿化构造裂隙开展研究工作,进一步查明矿化构造裂隙规模、产状、展布特征,由浅至深布设揭露工程,浅部找矿取得突破的同时,探求断裂构造与盖层界面、基底界面复合部位的矿化。可望对浅部矿化获得突破,使其由矿点、矿化点向中型以上矿床发展。阳光地区火山岩组间界面、基底界面广布,也有物探成果反映该区存在界面产状变异复杂的现象,可以通过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探寻变异强烈的界面部位,通过钻探手段验证,从而扩大找矿成果。相山铀矿田次花岗斑岩侵入接触面易形成构造裂隙带,这些部位控制铀矿体产出,铀矿大多数产于次花岗斑岩外接触带及其岩体内部破碎带中,赋存于次火山岩体形态变异部位或产状发生急剧变化处。

铀矿田 控矿规律 找矿方向 地质构造

陈荣清 姚亦军 吉高萍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一大队,江西鹰潭,3350012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240-244

201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