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桨尖抑制旋翼跨音速噪声特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为研究不同形式的新型桨尖在抑制旋翼跨音速噪声特性方面的作用机理,以UH-1H模型旋翼为基准,开展了多种后掠和前掠桨尖对旋翼高速脉冲噪声的数值分析研究.采用积分形式的可压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作为旋翼流场求解控制方程.采用基于可穿透旋转积分面的鲁棒性较好的FW-H_pds方程来求解旋翼高速脉冲(high-speed impulsive,HSI)噪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旋翼在不同桨尖马赫数下的离域化(delocalization)现象以及高速脉冲噪声特性,通过四极子噪声和单极子噪声的对比分析,揭示了旋翼跨音速噪声产生机理.最后,着重研究了不同外形参数的后掠和前掠桨尖旋翼在抑制旋翼跨音速特性方面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桨尖马赫数的增加,旋翼高速脉冲噪声辐射愈加强烈,离域化现象愈加明显;后掠和前掠桨尖旋翼均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弱激波强度,能有效抑制离域化现象的产生,从而降低旋翼跨音速噪声水平.
直升机 旋翼流场 跨音速噪声 离域化现象 桨尖形式
朱正 招启军 马奕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6
国内会议
临汾
中文
58-66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