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拉萨地体东部壳内电性结构及深部过程--大地电磁测深揭示的证据
在西藏高原拉萨地体东部,沿92°E完成了一条南起隆子,北至聂荣近南北向的宽频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利用三维MT反演算法得到了沿剖面地下50km以上的壳内电性结构模型:中、上地壳(地下20km以上)约29°N至30.5°N区间,及32°N附近分布有高阻覆盖层,最大延深深度达到地下20km;剖面控制区域中、下地壳(20-50km)分布有高导体,且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以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表现为一向北倾斜的电性梯度带,倾角浅部较陡、深部放缓,切割深度超过地下45km.而嘉黎断裂带的电性特征较为复杂,由一系列相互交叉的断裂组成,其主断裂向南倾斜,切割深度超过地下45km.研究认为雅江缝合带的分隔作用使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和拉萨地体之间不存在相连通的中地壳流,并由此推测若剖面控制区域中、下地壳内存在因大陆挤压作用而产生的向南的“管道流”,其最南端应不超过雅江缝合带。此外雅江以北区域,30.8°N以南的地下介质电导率、高导体规模、向下延深深度均大于北部介质,推测拉萨地体北部可能具有较为稳定的中、下地壳介质,则沿92°E一带区域,印度板块在地壳范围内向北的俯冲可能止于拉萨地体内部(~30.8°N)。
西藏高原 拉萨地体 壳内电性结构 构造演化 大地电磁测深
谢成良 金胜 魏文博 叶高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市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市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26-128
2015-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