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再论17.8亿年太行岩墙群和熊耳火山岩系的关系

太行岩墙群和熊耳火山岩系是华北19-18亿年变质事件结束到16-14亿年全球地台型碳酸盐岩发育之间一系列岩浆活动中规模最大(分布面积最大、岩浆体积最大)的地质体,是认识该时期地质背景和地质事件性质的关键记录.笔者认为,太行岩墙群很可能就是熊耳火山岩系的岩浆通道,那些未发生不混熔作用导致成分分离的岩墙,SiO2变化范围46-60 wt.%,形成了熊耳火山岩系中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而不混熔分离形成的富Ti岩墙,对应喷发到地表的英安岩-流纹岩。富Ti岩墙占所有岩墙的比例有可能在43%左右,而英安岩-流纹岩在整个火山岩系中的比例为35%左右,基本上可以对应。这说明分离结晶作用和岩浆不混熔的模式能够较好的解释熊耳火山岩系与太行岩墙群的成分差异,从而说明两者同成因的关系是可能成立的。

太行岩墙群 熊耳火山岩 分离结晶作用 岩浆不混熔

彭澎 王欣平 王冲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326-327

2015-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