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藏罗布莎蛇纹岩化铬铁矿的高压变质作用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上的罗布莎蛇绿岩中产出豆荚状铬铁矿.它具有一个纯橄岩外壳,产于方辉橄榄岩中.根据铬铁矿和橄榄石颗粒的形态和相对含量的不同,铬铁矿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型:由稍大的球形矿物颗粒组成的铬铁矿,以及由分散的不规则小颗粒组成的浸染状铬铁矿.铬铁矿和橄榄石所具有的球体形状以及铬铁矿中的”熔体包裹体”指示它们形成于一个上地幔岩浆过程.铬铁矿的纯橄岩外壳可以解释为早期熔体结晶而形成,而铬铁矿则是残余熔体结晶形成.浸染状铬铁矿和橄榄石是由球状铬铁矿中的球形颗粒在变形变质的过程当中破碎并发生重结晶而形成的碎片。受到变形和变质影响的铬铁矿和橄榄石颗粒含有利蛇纹石、水镁石、绿泥石、滑石、阳起石、钙铬榴石和磁铁矿等矿物包裹体。这些包裹体指示了高压变质作用与铬铁矿并非形成在同一个时期,高压变质作用是在铬铁矿形成之后发生的独立事件;在这二者之间岩石处于近地表的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利蛇纹石等蛇纹岩矿物得以生长,而后作为包裹体被保存在随后形成的高压变质矿物之中。

铬铁矿 蛇纹岩 高压变质作用 成矿机理

黄梦曦 杨建军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791-791

2015-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