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晚中生代以来盆山耦合演化关系
由众多小型块体碰撞拼合而构成的华北板块,在其长期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发育了各种类型、大小不一、性质各异的含煤、含油和含气盆地;也同时产生了方向不同、成因繁杂的板内和板缘造山带.这些盆地与造山带经过了多重耦合、迁移、演化、以及复合与叠加过程.晚中生代以前华北处于一个稳定克拉通发展阶段的浅海和深海的大面积克拉通盆地.目前保存的在北缘有EW向的古阴山和西北缘SN向的古桌子山的前缘,出现了与逆冲造山带耦合的前陆盆地.堆积了欠补偿的磨拉石和大理石的类磨拉石建造,反映了周缘造山带的楔状体向前陆方向多旋回的侵蚀、下切和超覆过程.华北北缘和西北缘石炭二叠纪前陆盆地的形成是岩石圈对构造负荷响应而弯曲均衡补偿作用的结果.华北板块稳定地块发育阶段,挤压性盆-山的相互依存和转换关系,仅发生在北缘和西北缘的局部地域.
克拉通盆地 周缘造山带 楔状体 地质演化
琚宜文 孙盈 谭锋奇 李清光 韩奎 鲍园 Neupane Bhupati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98-899
2015-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