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龙陵-瑞丽断裂带深浅部特征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活断层探察-南北地震带中南段”项目支持,在滇西南地区横跨龙陵-瑞丽断裂带完成了一条60km长的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剖面位于龙陵和腾冲县境内(图1),呈近SN向,数据采集观测系统参数为:道间距40m、炮间距400m、覆盖次数大于60次.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揭示的龙陵-瑞丽断裂带,由2条视倾向北的正断层(龙陵-瑞丽断裂北段南支断层F2、次级断层F3)和1条视倾向南的正断层(龙陵-瑞丽断裂北段北支断层F4)组成,在剖面中构成复合“v”字形断裂带,控制了结晶基底隆起的断陷南界。在龙陵-瑞丽断裂带下方,揭示了2条切割莫霍界面的深断裂FS和FN。其中,南侧的深断裂FS向上延至上地壳内,而北侧的断裂FN发育在下地壳中。在断裂FS和FN之间,莫霍面强反射带出现宽约4~Skm的无反射区。深断裂FS和FN为上地幔热物质的上涌创造了条件,从而调节地壳内部物质的分配和组构,上地幔高温、高压物质的底侵作用,在下地壳底部形成非均质介质层,其地震波响应表现为壳幔过渡带的强反射叠层。深部物质沿断裂带向地壳内部的侵入,与围岩形成波阻抗差异明显的介质接触,并在下地壳产生了一系列“拱弧形”强反射体。
地震 断裂带 构造特征 底侵作用
姬计法 刘保金 酆少英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郑州市/金水区 45000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948-948
2015-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