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印度岩石圈板片在青藏高原下方发生撕裂的地震学证据

结合印度岩石圈板片在青藏高原下方俯冲行为的研究现状和科学问题本身的特殊性,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构造物理学科组在拉萨块体中部大致沿北纬310布设了东西向宽频带地震探测剖面,简称TIBET-31N剖面。该剖面西起措勤县,东至纳木错,横跨拉萨块体主要南北向裂谷系,共布设宽频带地震仪48套,观测时长约13个月(2009年9月至2010年1 1月)。在有针对性地提高横向分辨能力和测量精度的基础上,开展了震相-方位-震中距优选、多种方法联合等分析处理工作,获得了沿剖面SKS到时和横波分裂参数的细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SKS到时和横波分裂参数存在明显的东西向变化,且呈现出与地表南-北向裂谷分布高度相关的分段性:自东向西,东段(申扎-定结裂谷以东),SKS到时最晚,横波分裂时差最小(约0.2s);中段(申扎-定结裂谷以西,尼玛-定日裂谷以东地区),SKS到时最早,横波分裂时差中等(约0.5s);西段(尼玛-定日裂谷以西),SKS到时较晚,分裂时差最大(约0.7s)。通过菲涅尔带分析,推测各向异性来源深度小于195km。

青藏高原 印度岩石圈板片 撕裂活动 各向异性

陈赟 李玮 Yuan Xiaohui 梁晓峰 田小波 滕吉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Deutsches GeoForschungsZentrum GFZ Potsdam Germany 14473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979-980

2015-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