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源区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和地震活动率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源区位于巴颜喀拉块体与西昆仑块体的连接部位,东西向拉张构造区。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国家地震据共享中心下载新疆于田地区2000年以来震级大于mL1.0的地震事件目录,调查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和地震活动率。基于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破裂过程模型,使用Coulomb3.3软件计算此次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地震断层面呈北偏东方向,在断层两端出现3个应力加载区,即应力重新集聚的区域,是可能再次发生较大地震的地段。通过ZMAP软件计算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前后两个时段地震事件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来确定地震目录的完整性。从2009年到2014年,发生在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之前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2.9。震后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2.0。利用这两个参数,可以计算Z值分布,用来指示地震活动率。结果表明,静态库仑应力变化与地震活动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地震活动率较高的区域与静态库仑应力加载区相对应,如康西瓦断裂东段、贡嘎断裂的中段和东北段等区域。

地震 静态库仑应力 变化规律

赵立波 赵连锋 曹俊兴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170-1170

2015-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