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浅水流的地球物理识别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本研究将以南海北部荔湾井区为例,结合如GR、电阻率、自然电位、声波时差等测井数据的约束,对高分辨率3D地震数据进行解释。通过叠前地震数据全波形反演,得出Vp、Vs,并计算Vp/Vs,建立有效的地球物理识别方法,依此圈定浅水流砂层所在位置。根据反演参数对浅水流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浅水流砂层预测的地球物理技术,并通过数值模拟探讨浅水流的形成演化过程。该研究对预防浅水流地质灾害、避免浅水流灾害造成钻井事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并为今后地球物理技术在海底地质灾害预测评估提供有效理论意义。

海洋流域 深水盆地 浅水流 灾害预测 地球物理特征 成因机制 地震勘探

谢杨冰 吴时国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71 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三亚 572000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969-1969

2015-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