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震源高效采集数据分离

传统的地震采集方式中,相邻震源之间往往有一个较大的时间间隔,以免造成地震记录之间的相互干扰,但是这样就会降低采集的效率,增加施工的周期.通常通过增大震源之间的间距来提高采集的效率,这样会降低地震测量参数(如炮距、道距、方位角、偏移距等)不能达到最佳.观测系统的设计者一直在采集效率和地震数据质量之间寻找一种平衡.针对海上双震源高效采集方式,提出一种稀疏反演的方法,在Seislet域中采用整形正则化的思想实现多震源数据的分离。工业界也在密切关注多震源高效采集技术,Abma介绍了2009年BP公司在墨西哥湾的成功地进行来野外双源高效采集,并取得来良好的效果,同时,BP公司六年来已经积累来大量的野外多震源激发的经验。国内一些学者对多震源高效采集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提出一种多时域组合迭代去噪的炮分离技术,通过利用多级中值滤波与Curvelet阈值迭代去噪算法相结合,实现多震源数据的分离。目前,多震源高效采集技术均采用时间延迟激发,这样在某些域中(如共检波点域,共偏移距域等)有效信号是连续的,而混叠噪声是不连续的,利用有效信号与混叠噪声的这个差异实现多震源数据的分离。注意所有数据均为共检波点数据,主震源记录是连续的,而辅震源记录(混叠噪声)是离散的,混叠噪声的存在严重地污染了有效信号,可以发现混叠噪声被分离出了,有效信号得到了很好地恢复。分离完记录与未混叠记录的误差,误差很小肉眼很难分辨,说明分离的效果很好。

地震数据 数据采集 数据分离 炮分离技术 去噪算法

祖绍环 邹晓峰 金江宁 盖志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102249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841000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936-2938

2015-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