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丝羽乌骨鸡毛腿性状的杂交分析

丝羽乌骨鸡具有桑椹冠、缨头、绿耳、胡须、丝羽、五爪、毛腿、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研究丝羽乌骨鸡毛腿性状的遗传机制对更好的了解遗传与表型的关系和毛腿鸡的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Lamber(1929年)等人的研究,丝羽乌骨鸡毛腿性状受两对显性基因控制并且具有累积作用.本研究将丝羽乌骨鸡母鸡按表型分为三类,分别与白来航公鸡杂交,分析出雏当天不同表型雏鸡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研究丝羽乌骨鸡毛腿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观察胚胎期丝羽乌骨鸡腿毛的发育情况发现,13d的胚胎腿毛还没开始发育但是这时胚胎躯干部位已经覆盖羽毛,这表明腿毛的发育较身体的羽毛晚。15d的胚胎腿毛已经开始发育,17d时已经完全发育且较15d粗且密。Ⅰ型毛腿母鸡有腿毛的后代数大于光腿后代数,Ⅱ型毛腿母鸡有腿毛的后代数小于光腿后代数。参考D.C.Warren(1932 年)的研究结果,推断Ⅰ型毛腿性状受两个基因位点控制,Ⅱ型毛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光腿母鸡后代中出现了极少数毛腿雏鸡,估计这可能与实验误差等因素有关。

丝羽乌骨鸡 毛腿性状 杂交分析 分子机制

李欠欠 吴宪文 鲍海港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家禽学术研讨会

重庆

中文

307-307

2015-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