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钦杭带北东段平水铜矿找矿预测新探索

本文选择平水铜矿,对其进行详细矿物学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矿床学分带,继而与典型模型进行对比,探索新的找矿预测模型,为矿床深边部找矿提供依据。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新元古代双溪坞群平水组,主要岩性为细碧角斑岩系;主要侵入岩为新元古代早期中酸性的西裘岩体(原称平水岩体)和桃红岩体;矿石结构主要为细粒他形-半自形结构、破碎结构,矿石矿物主要是黄铁矿、黄铜矿、少量闪锌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石膏和重晶石等。本文根据野外坑道编录、室内岩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测试结果,发现铁碧玉常出现在块状矿体的顶部,呈条带状或角砾状分布,重晶石和石膏常出现在矿体的外带,并且矿石矿物也有明显的分带特征,从外到内依次为:闪锌矿—黄铁矿—重晶石带、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带、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带。据此,平水铜矿体下部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新的找矿预测模型的建立,为矿区深边部下一步的找矿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并指明了方向。

铜矿 找矿模式 地质特征

陈辉 倪培 陈仁义 吕志成 庞振山 耿林

中国地质调查局 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矿 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1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调查局 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南京大学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流体研究所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210093 中国地质调查局 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矿 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12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