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头界W-Mo矿床高演化花岗岩地球化学及Hf-Nd同位素特征研究
云头界W-Mo矿床位于苗儿山-越城岭复式岩体的西北部。区内发育两期印支期的岩浆活动,对云头界早晚两期岩石进行了主微量元素、Nd同位素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云头界基岩和晚期脉岩均具有高硅、富碱和过铝质的特征,且Th、Y与Rb负相关,P2O5与SiO2无相关,显示它们具有S型花岗岩的属性。主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特征表明云头界基岩和晚期脉岩具有相同的源区,为同一岩浆房结晶分异的产物。W、Mo等成矿元素在流体/熔体中的分配系数较高,出溶的挥发相可富集岩浆中的成矿元素,有利于成矿元素在岩浆形成演化过程中富集。区内的岩浆活动持续时间长达10Ma,岩浆经历了充分的结晶分异,形成了晚期高演化成矿花岗岩及出溶挥发相,而高演化岩浆出溶挥发分的过程对云头界W-Mo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云头界的花岗岩形成时代表明其形成于后碰撞时期,结合构造判别图解,初步认为云头界的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可能是后碰撞伸展环境中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钨钼矿 成矿规律 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同位素
黄文婷 伍静 梁华英
中国科学院 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物与成矿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广西大学 资源与冶金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物与成矿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23-23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