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R型聚类分析在宁芜陶村铁矿床成矿阶段中的应用

本文采用SPSS软件对宁芜盆地中部地区陶村铁矿床的两种矿石类型-脉状磁铁矿和浸染状磁铁矿进行对比研究,这两种矿石不仅在时间、空间上密切相关,而且在成因上也密切相关,二者具有同源性,通过R型聚类分析确定两者的相关性的应用达到地质分析和数学分析的结合与统一.同在两种矿石中Ti-V与Fe呈显著负相关性,真正原因可能是Ti-V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磁铁矿中,脉状磁铁矿与浸染状磁铁矿具有同源性;陶村铁矿床成矿热液来源于辉石闪长玢岩,从浸染状矿化到脉状矿化,随着成矿热液的氧逸度升高,导致亲氧元素在晚期的脉状磁铁矿中比早期的浸染状磁铁矿富集。陶村铁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演化晚期形成的富铁流体。成矿过程中流体成分不断变化,后期随着外源流体的加入和大量挥发分的积累,渐强的热液作用使得铁矿床在成矿演化中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矿石类型,最终表现出了不同的地质特征。因此陶村铁矿床可能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复合型矿床,在高温向中温的转化过程中成矿。

铁矿床 成矿规律 R型聚类分析 地质特征

卢洋 黄德志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45-46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