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桥硫铁矿床中胶状黄铁矿矿物学及成因

本文以铜陵矿集区的新桥硫铁矿床为研究对象,对矿床中典型层状的胶状黄铁矿型矿石进行研究。采用粉晶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TEM)等纳米矿物学研究手段,对矿石开展微尺度的矿物学、形貌学研究。矿石原始样品XRD显示主要组成矿物为黄铁矿,几乎没有其他矿物衍射峰,酸不溶相XRD图谱中,仅有石英衍射峰,二者综合分析表明胶状黄铁矿矿石矿物组成单一,矿石较为纯净。原样SEM观察发现矿石中黄铁矿自形程度较高,主要为自形-半自形立方体形态,其次为不规则和它形颗粒。同时,样品中还含有一定量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其次是高岭石)。TEM下胶状黄铁矿矿石中大量它形、纳米粒径的黄铁矿颗粒,与之共存有纳米石英和亚微米碎屑伊利石,同时TEM观察发现矿石样品中有大量的有机薄膜,这些有机膜粘附或包裹纳米黄铁矿颗粒。由于偏光显微镜等常规矿物学手段难以对胶状黄铁矿矿的胶体结构、矿物形貌等进行深入研究,为此对其成因判别受到限制。SEM和TEM纳米矿物学方法发现新桥原位胶状黄铁矿矿石主要由纳米-亚微米的微晶黄铁矿,其次为碎屑石英、伊利石和高岭石等黏土矿物。更为重要的是发现矿石中普遍存在生物有机质。这些微晶黄铁矿和有机质是沉积黄铁矿典型特征,并且具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参与黄铁矿形成的重要标志。因此,新桥胶状黄铁矿纳米矿物学特征暗示硫铁矿床存在同沉积过程,层状胶状黄铁矿不是岩浆侵入或岩浆热液成因。

硫铁矿 成矿规律 矿物学 形貌学

马子意 徐亮 陈平 谢巧勤 陈天虎

合肥工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合肥工业大学 纳米矿物与环境材料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09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48-48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