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北和扬子克拉通的成矿指纹:与冈瓦纳大陆克拉通的对比

不同的大地构造域在成矿作用方面的差异表现为各大地构造域内部所产出金属矿床种类的不同。成矿省反映了地壳的区域地球化学不均一性,其证据表现为各个成矿省所具有的独特“成矿指纹”。根据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将其分归类为6组(即:Au、Cr-Ni-PGE-Ti、Cu-Pb-Zn-Ba、Sn-Sb、W、U-Th-REE)进行统计分析。来自世界银行的各国国民人均收入(GNI-C)被用于估算“勘探指数”。与冈瓦纳克拉通“成矿指纹”相比,华北与扬子克拉通的总矿化强度显著低于圣弗朗西斯科、卡普瓦尔和津巴布韦克拉通,但明显高于其它克拉通。中国克拉通的加权总空间系数值明显高于各自的未加权总空间系数值,暗示华北与扬子克拉通仍然具有相当的勘探潜力。从分组成矿元素组合的空间系数来看,扬子克拉通显示富集Cu-Pb-Zn-Ba组合,轻微亏损Au、W的“成矿指纹”;华北克拉通则相对富集Au、Cu-Pb-Zn-Ba元素组合,明显亏损Sn-Sb组合与W元素,其“成矿指纹”与圣弗朗西斯科、卡普瓦尔克拉通有相似之处。华北克拉通富集Au、Cu-Pb-Zn-Ba,相对于扬子克拉通富Cr-Ni-PGE-Ti,而亏损Sn-Sb组合的特点表明其地壳的形成更多地与地幔柱活动有关,而俯冲增生作用的影响相对低;这与Wang根据中国大陆表壳的元素地球化学丰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一致。

金属矿床 成矿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勘探潜力

汪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62-63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