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湖南省茶陵县锡田锡多金属矿田控矿断裂型式及找矿意义

前人对湖南省茶陵县锡田锡多金属矿田的构造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山坳断层的性质、活动时代、期次以及对矿体的控制,目前研究矿田、矿床控矿断裂构造型式尚显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锡田矿田的找矿突破.对比分析地堑系南部和北部的矿脉构造型式及沿之的矿化和蚀变特征,认为南部矿化埋深更大。根据地堑系断层对矿床的控制规律及导矿断层蚀变组合标志,认为区内找矿应沿地堑系正断层的走向部署,并在发育硅化、绿泥石化蚀变的地段向两侧扩展,据此预测茶汉断裂和墨庄断裂西段的硅化蚀变段(黄泥坑和沛江)以及蜘蛛形断裂的北东段的茶陵铅锌矿和南西段的山田是成矿有利区,而茶汉盆地南缘隐伏断层虽未开展找矿工作,但应引起重视。基于矿床控矿构造为楔状断裂系和“五层楼”上部裂隙系的认识预测研究区深部是云英岩型及石英脉型矿化的有利空间,现有云英岩带、石英细脉带和萤石脉带只是矿化热液裂隙系的上部,因此垄上-合江口、晒禾岭的深部应为找矿靶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构造地质学理论,建立矿田与矿床尺度的控矿地质因素型式及与矿化空间关系模型,是建立综合找矿模型并实现有效找矿预测的有效途径。

锡多金属矿 地堑系断层 蚀变作用 找矿模式

吴堑虹 奚小双 孔华 朱浩锋 邵拥军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410083 湖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6队,湖南 株洲412007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71-7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