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湖南省锡田锡多金属矿田花岗岩地质特征对找矿模型约束的初步研究

前人对湖南省茶陵锡田锡多金属矿田已深入开展过岩石学、成岩成矿年代、花岗岩与矿化关系、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模型等研究。作者认为在该区建立与以往不同的新找矿模型可能是争取找矿突破的有益之举,并尝试从研究区花岗岩地质特征(产状、岩石学、相)角度出发约束找矿模型,研究取得对该区找矿前景非常有利的新认识区。将燕山期找矿模型约束于北东向断裂体系中,以脉型矿化为主,并认为最有利的成矿样式是矿化石英脉与矽卡岩的叠加矿化,而深部燕山期岩体顶部存在面状云英岩矿化。基于花岗岩地质特征建立了燕山期与印支期叠加矿化的找矿模型,明确了新的找矿模型应是燕山期断裂+热液体系、或及其与印支期矽卡岩叠加体系模型。燕山期断裂构造叠加隐伏、半隐伏花岗岩体或与矽卡岩的叠加是有利的成矿样式。该模型将研究区的找矿空间由锡田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扩展到岩体内部,以及矿田深部,并认为基于矽卡岩型矿化规律的找矿部署可能是该区未能取得找矿突破的主要原因。基于上述找矿模型在锡田矿田确定了垄上、合江口多金属矿深部、荷树下钨锡多金属矿100号勘探线西侧、湘东钨矿西侧的黄泥岭、茶陵铅锌矿深部等四个成矿靶区。

锡多金属矿 找矿模式 花岗岩 地质特征

吴堑虹 曹荆亚 邓渲桐 黄乾峰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410083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410083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72-7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