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玲珑金矿田构造蚀变岩测量与成矿预测
本文通过实测填制“胶东玲珑金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分布图(1∶10000)”,把矿田玲珑-焦家式金矿中生代岩浆期后热液破碎带蚀变成矿的事件用地质图的形式加以表达,并首次展示了玲珑矿田断裂蚀变岩的分布形态及其成矿规律。本次玲珑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填图工作共确定绢英岩带36条,绢英岩带的宽度为5~100m。绢英岩带的走向主要分为两部分:位于破头青断裂上盘的绢英岩带走向NE,基本与破头青断裂的走向平行,而位于破头青断裂和九曲蒋家断裂复合位置的绢英岩带走向方向为NNE30°,与九曲蒋家断裂平行。蚀变带的宽窄与控矿构造及成矿热液强弱具有明显的正相关,蚀变带越宽,说明矿化可能越强,形成矿体的规模也可能越大。通过分析矿体之间的关系,划分不同矿脉群所对应的蚀变带,并对蚀变岩带中局部的蚀变岩混杂以及脉岩穿插引起的蚀变等现象进行区分处理,合理推测未知区域的蚀变带变化情况,可以划出具有一定指示意义的矿体蚀变带分布规律图。总体上,玲珑金矿田蚀变带的规模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逐渐加强;相应的见矿深度逐渐加深;矿床规模逐渐加大;资源前景更好。
金矿田 蚀变岩 分布形态 成矿规律
武际春 吕古贤 霍庆龙 杨美汪 刘维民 朱随洲
山东黄金矿业(玲珑)有限公司 山东 招远 26540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济南25010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73-73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