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安徽铜陵新桥Cu-S-Fe矿床成因分析:来自胶状黄铁矿和下盘网脉状矿化的证据

新桥Cu-S-Fe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一重要矿床。为了准确厘定矿床成因,本次研究侧重分析胶状黄铁矿和下盘网脉状矿化的成因。综合地质特征、Rb-Sr同位素和与层状矿体的对比分析认为,下盘网脉状矿化为燕山期岩浆热液成因。基于对胶状黄铁矿和下盘网脉状矿化为燕山期岩浆热液成因的判断,同时结合新桥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为矶头岩株对应的燕山期岩浆热液沿五通组石英砂岩和黄龙组灰岩之间的层间滑脱带进行顺层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层控型矽卡岩矿床,其应为中国东部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事件的一部分。

铜硫铁矿床 成矿规律 地质特征 同位素 层状矿体

张宇 邵拥军 陈华勇 刘忠法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物与成矿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 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物与成矿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01-10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