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藏拿若铜(金)矿床矿化特征

拿若铜(金)矿床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是多龙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矿床类型为斑岩型铜(金)矿床,本文通过矿床的元素基本分析,对矿床的铜、金和银矿化进行总结,简述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其矿石类型主要包括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脉状矿石和角砾状矿石。该矿床的矿物组成比较简单,其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其次为辉钼矿、斑铜矿、蓝辉铜矿、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等,以硫酸盐矿物为主,少量金属氧化物;非金属矿物主要为斜长石、石英和绢云母,其次为钾长石、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石膏、黑云母、高岭石等。矿石构造主要是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细脉状构造。矿体在平面上呈长条状,沿北东向展布。矿化程度从岩体中心向外逐渐减弱,向北东方向矿化减弱程度较强,仅有两条勘探线长度则迅速尖灭;向南西方向减弱程度较缓,长度跨了五条勘探线的间距。铜矿化程度减弱比较连续,但金矿化与银矿化呈现断续分布。

铜金矿床 化学元素 分布特征 矿化程度

高轲 唐菊兴 宋扬 方向 王勤 宋俊龙 林彬 杨欢欢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16-11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