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桂北和桂东北不同时代煌斑岩研究及其对华南中生代构造体制的约束

基性岩脉中的煌斑岩是深部地幔富金源体中金的载体,煌斑岩(尤其是钙碱性煌斑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金矿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含金量最高的火成岩,是金矿找矿的重要标志。因此,对煌斑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广西地区多处出露煌斑岩,它们在空间上具有成群定向和带状展布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三江-合桐、都安-马山、平乐县沙子、金秀瑶族自治县龙标、蒙山县夏宜、平南县马练一带,其形成明显与断裂构造有关。主要岩性为云煌岩、云斜煌岩、橄榄云母煌岩、单斜云母煌岩等。桂东北地区出露的两处典型的可能作为金矿母岩的煌斑岩,一处为贺州富川县鲁洞-荆洞尾地区有明显矿化的煌斑岩,一处为平乐县沙子含自然金粒的煌斑岩,对其进行野外地质、岩石学、矿物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Sr-Nd)等方面的研究,能很好地示踪其地幔源区特征,为煌斑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提供重要信息,可以更好地研究其成矿背景和金矿成矿潜力,同时将推动对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和成矿作用的研究。认清这些问题将为进一步研究桂东北地区金矿成矿潜力及煌斑岩与金矿成矿的关系提供重要基础,对桂东北地区煌斑岩成矿机制及金矿成矿理论的研究也是一个突破。

金矿 找矿模式 煌斑岩 地质构造

郭智超 时毓 刘希军 裴小利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18-118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