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老厂铅矿深部斑岩-玄武岩体系的蚀变地球化学
老厂矿区花岗斑岩侵入以玄武岩为主体的火山岩围岩中,岩浆驱动热液对斑岩及围岩进行交代蚀变,是富硅富碱热液对贫硅玄武岩的交代过程。在首先确定主要岩石单元相对初始值的基础上,进而通过数据对比,获得热液蚀变过程中主要的元素变化特征。花岗斑岩控制的热液体系,主体成分以富硅和锰为特征,热液蚀变过程中花岗斑岩的主要矿物变化是斜长石的绢云母化,形成强烈的钠亏损、一定的钙亏损及钾富集。热液蚀变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可概括为:Mo的主要物源是花岗斑岩,在斑岩顶部及围岩中富集,局部成矿;Pb-Bi的主要物源是玄武岩,在斑岩顶部富集,在更远端的碳酸盐岩地层中成矿;Ag-Sn-Cu的物源可能包括了斑岩和火山岩,Ag主要在热液体系远端成矿,Cu-Sn则主要在深部成矿。所有火山岩中Rb-Ba都表现出明显富集的趋势,结合花岗斑岩强烈的去钠化、火山岩中普遍的钙增加,以及花岗斑岩的高Rb-Ba背景,表明Rb-Ba组合可用于矿区的找矿填图。在不同深度花岗斑岩的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大多表现为活化迁移亏损,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但δEu分异较大(0.85~1.32)。玄武岩蚀变过程中,通过流体携带的稀土元素在橄榄玄武岩中基本收支平衡,但在拉斑玄武岩中明显富集,拉斑玄武岩是热液中稀土元素的重要捕获载体。
铅矿 花岗斑岩 玄武岩 蚀变作用
罗泰义 范云飞 李凯旋 甘甜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39-139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