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冈底斯尕尔穷铜金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尕尔穷铜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冈底斯的西部的北缘。矿床的形成与早白垩世多爱组的灰岩、大理岩,以及晚白垩世中酸性岩体有关,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但矿床的深部可能有斑岩型钼矿体的存在。以及在SiO2-K2O和SiO2-La双变量图解上,石英闪长岩均显示出的线性变化趋势,表明石英闪长岩是下地壳拆沉引起软流圈物质上升所诱发的基性熔体和酸性熔体的混合作用的产物;而花岗斑岩的形成可能是拆沉下地壳引起壳幔物质的部分熔融。尕尔穷铜金矿床的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88±2Ma,与矽卡岩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86.89Ma)基本一致,表明石英闪长岩侵位后的1Ma的岩浆热液活动形成了铜、金矿体。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83±1Ma,明显晚于石英闪长岩,其成矿作用与后期的斑岩型钼矿化有关。由此可见,尕尔穷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属于中特提斯闭合过程中碰撞造山作用的响应。
铜金矿床 成矿规律 地球化学特征 动力学
欧阳渊 黄瀚霄 刘洪
中国地质调查局 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49-149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