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川美姑县耿木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杨子准地台”的西部,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与四川盆地“新华夏系沉降带”的交接地带。区内铜矿产地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昭觉县乌坡向斜四周,美姑县东部以及东南部区域,按其成因可分为与玄武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和沉积型两类,测区以西及西南以低温热液型为主,东部及东南部地区则以沉积型为主。矿石矿物主要有孔雀石和蓝铜矿,为半风化矿石,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为主,次为绿帘石化、硅化及碳酸盐化。与矿化关系密切,其中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硅化与铜的成矿关系最为密切,是良好的找矿标志。据矿体现有特征表明,该矿体成因为产于三叠系中下统下部紫作红色砂页岩中的灰绿色砂岩夹层中的沉积型铜矿。综上所述,矿区砂岩型铜矿体走向延伸较稳定,尽管厚度较薄,但矿体顶底板界线清楚,目前掌握的情况,含矿岩层综合品位总体能满足工业要求;热液-充填型铜矿呈透镜体,透镜体走向长度局部较大,厚度尚可,品位较富,具有较好的工业价值。矿区内两种铜矿类型已展示出较好的找矿前景。

铜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模式

屈凌飞 陈兴兵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50-15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