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康滇地轴基底IOCG铜铁矿床中岩浆岩的成矿及找矿指示意义

本文系统总结了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与区域地质演化;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的系统研究,提出拉拉A型花岗岩形成于1657±15Ma的非造山伸展环境——板内裂谷构造环境,可能与地壳-岩石圈减薄及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将拉拉、大红山矿床中辉绿岩样品测试图中,反映了岩浆岩的幔源性质,元素地球化学指示本区辉长辉绿岩主要源于富集地幔,在上升过程中可能受到陆壳岩石圈的混染;形成时代为1.75~1.65Ga,是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的产物。本文认为本区矿床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的成矿特点,其形成过程可归为岩浆一热液流体叠加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康滇地轴基底IOCG铜铁矿床中岩浆岩控矿的找矿勘探建议。

铜铁矿床 岩浆岩 成矿规律 找矿模式

宋昊 倪师军 张成江 徐争启 宋世伟 汪德文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56-15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