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岭地区铅锌矿找矿方向浅析

本文根据前人对南岭地区铅锌矿的成矿规律,特别是富矿规律的研究,提出南岭地区铅锌矿的找矿突破方向。本区铅锌矿床受大地构造控制明显,矿床产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特定部位,找矿方向重点是隆起与坳陷区的过渡地带、古陆边缘、隆起区中的坳陷区、坳陷区中的隆起区。区内的深大断裂附近,以及几组大断裂的交汇部位,特别是赣江—吴川深大断裂和广济—平南深大断裂这两条深大断裂之间及附近。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应着重研究构造—岩浆岩—矿体三者的关系,在多期多次构造强烈活动地区,燕山期酸、中酸性小侵入体广布地区是寻找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最有利地段。在此前提下,根据不同围岩条件寻找不同亚类铅锌矿床。前泥盆系隆起区,浅变质碎屑岩发育地区及花岗岩基广布地区是寻找中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最有利地段。层控铅锌矿床主要受岩相古地理的控制,后期构造改造对形成富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晚古生代坳陷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尤其是中、上泥盆统及下石炭统碳酸盐岩发育的地区,碳酸盐岩台地相(尤其是内陆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及生物礁相)或台地相与盆地相相变带中,长期活动的深大断裂(北北东向为主、北西向为次)附近是寻找层控铅锌矿床的有利地段。

铅锌矿床 找矿模式 地质构造

王婵 刘皓 缪秉魁 刘显凡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桂林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61-16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