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川西大石棚中型钒钛磁铁矿发现过程中地面磁法的应用

大石棚钒钛磁铁矿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会理县,是近年来利用地面磁法发现的一个全隐伏中型钒钛磁铁矿床。本文通过数据处理和解译特征,分析隐伏钒钛磁铁体的磁异常特征。钒钛磁铁矿赋矿围岩为铁镁质岩,其磁化率为(372~11050)×4π×106ST;而铁镁质岩上部覆盖震旦系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其磁化率为(17~30)×4π×106ST。由于岩体与围岩磁性差异较大,可以利用地面磁法进行铁矿勘查。根据对野外实测高精度磁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各项改正、化极、延拓、求导和反演等处理,并绘制磁异常等值线图。大石棚异常位于矿区中部,总体呈椭圆状,梯度南陡北缓,长980m,宽600m,走向5°,异常最大值1806nT。整个异常总体呈南北向分布,中心分为两个走向东西的异常(Ⅰ、Ⅱ),异常值相近,推测异常是性质相同的磁性源,为含矿铁镁质岩体引起。并结合深部异常的分布情况看,Ⅱ号异常与Ⅰ号异常有相连的趋势,大致可推测I号异常深部受基性岩体的控制,具备寻找其他矿元素的地质背景。在大石棚矿区的地面磁测中,圈定的2个的高值异常区可能与隐伏铁矿体有关,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通过工程验证,在Ⅰ号异常和Ⅱ号异常中心,打到了的钒钛磁铁矿矿体,矿体形态与异常形态吻合较好。证明在寻找深部隐伏磁铁矿床方面,地面磁法是一种有效方法之一。

棚钒钛磁铁矿 磁法勘探 数据处理 磁化率

王天国 刘继顺 杨立功 黄超文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65-165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