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围岩的成矿贡献
金川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以小岩体大矿床(镍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而著名,金川矿床的研究进展一直备受关注。针对金川矿床“硫”的来源问题,最近在实施“金川铜镍硫化物矿集区大陆科学钻探项目”的岩芯中,发现矿体围岩中存在一套富磁铁矿和黄铁矿矿物的地层,通过对该套地层中的黄铁矿进行“硫”同位素分析和Re-Os同位素侧年,获得部分数据和新认识,谨此供研究者参考。金川含矿岩体侵位于古元古代龙首山群白家嘴子组地层中,金川含矿岩体锆石U-Pb年龄为~830Ma。矿床学家提出了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熔离成矿的必要条件,即外界(或地壳中)硫的加入,岩浆在流动过程中不断与地壳中的“S”反应,造成岩浆中的硫化物饱和从而发生熔离作用。此次研究在科学钻探岩芯中采获11件黄铁矿的硫同位素样品,其δ34S分析结果分别为0.6、0.7、0.2、13.1、11.8、5.5、-0.4、-4.8、10、-0.7、7.2。如此分散的数据表明地壳中的硫同位素发生了分馏。并且测的黄铁矿的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1313~1759Ma。由此可见,金川矿床围岩中的黄铁矿形成于成矿之前,具有富“硫”地层特征。金川矿床围岩中的“硫”无疑参与了金川矿床的成矿过程。
铜镍硫化物矿床 成矿规律 同位素 年龄测定
闫海卿 范超鹏 丁孝存 胡雷雷 陈栋欣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74-174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