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陆-陆碰撞环境下西藏“三龙”式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
总结、对比陆-陆碰撞环境下“三龙”式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对研究西藏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西藏“三龙”式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既有岛弧、陆缘弧环境(多龙式),也有多期造弧作用下,受古近纪陆-陆碰撞作用形成的俯冲-碰撞复合岩浆弧环境(驱龙式),还有与印-亚陆-陆碰撞相关的板内褶皱造山带环境(玉龙式),表明西藏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背景复杂且独具特色,其成矿构造环境与65~26Ma印-亚陆陆碰撞息息相关,印度-欧亚狠命一击的碰撞作用,不仅形成始新世广泛分布的碰撞岩浆弧,对先存弧盆系叠加改造,在青藏高原外缘形成板内褶皱造山带。由陆-陆碰撞导致一系列构造-岩浆-成矿响应,是西藏“三龙”式斑岩型铜矿床形成的重要背景。
铜矿床 成矿规律 地质构造
袁航 钟康惠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 构造成矿成藏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79-179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