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大垅铅锌矿床八团岩体成岩机制探讨
邓阜仙复式花岗岩体位于湖南省茶陵县境内,由边部的印支期汉背岩体以及核部的燕山期八团岩体组成,其中燕山期的八团岩体与本区铅锌金多金属成矿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次研究选取矿区内出露的八团岩体为研究对象,前人对岩体的地质特征、成岩年龄和成矿属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体上八团岩体为一南北稍长的椭圆形岩株,其岩性为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岩体的Rb-Sr同位素年龄为172~176Ma,属燕山早期。化学成分组成表面其属硅酸过饱和岩石,具有富钠富钾低钙的特征,里特曼组合指数(σ)平均为3.38,为钙碱性岩浆岩,铝饱和指数A/CNK值均大于1.1,以上特征表明了八团岩体属于S型花岗岩。自印支期已经开始出现,本区上地幔重新活化、蠕动、上涌,属于地洼区发展阶段的前奏活动,印支期晚期,由于周边大洋的俯冲消减甚至关闭,构造运动开始席卷长期稳定的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活动的大规模发生,在地幔热流传递驱动下,地壳物质发生重熔,形成了富SiO2的熔融体,熔融体在原地(岩浆房)分异演化,并沿深断裂随机地上升,随着熔融体的上侵,在上部地壳侵位并构成了本区统一的深部岩基。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岩浆沿着断裂进一步上升,在浅地表形成小岩株。
铅锌金多金属 成矿规律 花岗岩 地质构造
郑明泓 邵拥军 刘忠法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89-189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