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晴隆锑矿床成藏-成矿作用研究与找矿实践
近年,在晴隆锑矿找矿过程中发现了古油藏,加之石油地震勘探也穿过该矿床,为晴隆锑矿床成矿作用深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包括晴隆锑矿床在内的南盘江-右江盆地位于华南褶皱带,盆地基底为浅变质的下古生界。穿过晴隆锑矿床的地震剖面,揭示晴隆锑矿一带深部存在一个复式半地堑,锑矿床则位于青山镇断层上盘的大厂背斜。晴隆锑矿萤石和石英包裹体温度具有低温特征,成矿流体具有建造水的特征。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和地层厚度,建立了黔西南地区晚二叠世以后埋藏史曲线。由于大厂背斜核部存在较多北东向同生断层,天然气和成矿流体以及两者反应后的混合流体沿该断层向上运移至大厂层三段凝灰岩遮挡层之下,此时发生了大规模锑的成矿作用。成矿流体在运移的规程中与火山岩角砾岩、灰岩等围岩发生了大规模水-岩反应,形成了石英、萤石、粘土矿物和石膏等,大厂层火山岩角砾可见明显的“反应边”。
锑矿 成矿作用 磷灰石 裂变径迹 地层厚度
胡煜昭 刘路 王津津 王鹏鹏
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215-216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