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层控卡林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对比研究
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床就其产状、形态和构造控制可分为断控型和层控两大类型,层控金矿主要有:水银洞、戈塘、泥堡、太平洞等金矿床,此类矿床在矿体形态、控矿构造、赋矿地层等多方面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其各自的特点。本文就滇黔桂地区的卡林型金矿床提出了三种可能的矿源层,分别是: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有关的玄武岩、凝灰岩;矿源层即赋矿地层—龙潭组煤系地层;产于茅口组和龙潭组之间不整合界面附近的大厂层。水银洞、戈塘、泥堡三个金矿床其矿体均成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主要产出于中上二叠统沉积间断面的构造蚀变体和上二叠统地层中,受背斜控矿明显。分别对三个矿床的主要含矿岩性采样并与峨眉山玄武岩进行对比,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均为右倾斜的轻稀土富集型,δEu与δCe均显示弱的负异常;此三个层控卡林型金矿成矿过程中,其矿质来源可能不只是赋矿地层,还有深部流体的参与。总之,滇黔桂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找矿前景良好,对成矿物质来源的认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矿床成因及成矿演化过程,并为进一步寻找新的金矿点及其与之相关的金属矿床提供有利的信息。
金矿床 稀土元素 成矿规律
李晓霞 朱笑青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8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8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222-22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