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构造带金矿成矿潜力探讨
龙门山构造成矿带产出规模不一的各类岩金与砂金矿床,其中摩天岭(碧口)Cu-Au-Ni-Fe-Mn成矿亚带与茂县-青川Au-Pb-Zn-Cu硫成矿亚带中金矿成矿潜力良好,并已成为陕甘川“金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构造位置上,龙门山成矿带处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印度板块三大构造单元衔接部位,经历了晋宁、印支、燕山多期次构造旋回,区域成矿热动力条件有利,深大断裂(北东向)、断裂(南北向)、裂隙、构造破碎带发育,有利于热液活动和成矿元素的运移、充填与交代;赋矿层位自元古界的碧口群、志留系的茂县群,至泥盆系、二叠及三叠系均发育,特别是不同地层间的岩性界面、或不同岩层间物理化学性质突变部位是最有利容矿场所。该成矿带上今后金矿的勘查应注意找矿勘查与综合研究并举,生产与科研结合方能提升并凝练找矿方法与矿床成因论理;注重北东向、南北向控矿主断裂与东西向、北西向次级断裂交汇部,特别是弧形构造的转折端;根据虎牙断裂、岷江断裂两盘金矿成矿差异性,选择有利断盘开展面上扫描,寻求新矿点的突破,并研究形成差异性的原因。
金矿床 成矿规律 地质构造 热动力条件
王富东 王成辉 朱余银 许稳
西南科技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243-243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