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紫金山罗卜岭矿段铜钼矿成矿作用研究
罗卜岭铜(钼)矿区位于紫金山矿田的北东侧,宣和复背斜西南倾伏端东南翼。矿段位于北约20km的上杭县城。矿区地层为第四系。矿段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为线状断裂。罗卜岭矿段铜钼矿体具厚度较大、延伸较长、矿化较均匀、产状随赋存部位有所变化的特点。产出呈似层状、扁豆状、透镜状。赋矿岩石主要为中细粒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次为似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矿区主要蚀变温度为200~660℃,盐度5.0%~68.5wt%NaCl,压力18~85MPa,沸腾从较广泛到无。根据本矿床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04.7±1.6~106.5±1.5Ma,等时线年龄为104.9±1.6Ma,与赋矿围岩的成岩年龄一致,表明罗卜岭铜钼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即燕山晚期。在热液蚀变及成矿过程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从高到低,盐度与其相应地升降,流体组合特征亦有所改变,故富集形成斑岩型铜(钼)矿体,属于中低温型热液矿床。同时罗卜岭铜(钼)矿床属隐伏矿床,Cu为成矿主元素,Mo仅局部含量较高。围绕着紫金山火山机构发育强烈的蚀变矿化,发育以一套中酸性火山-侵入岩系列和与之有关的浅成低温-斑岩铜金银矿而构成完整的浅成低温-斑岩铜金银成矿系统,为其它地区同类成矿系统的研究和勘查提供了典范。
铜钼矿 成矿作用 蚀变温度 同位素定年
姚婕 毛晓冬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254-255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