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云南炉坪大型铅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本文通过矿床学观察和对炉坪Pb多金属矿部分钻孔所揭露原生矿石中硫化物(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和热液脉石矿物(方解石)系统的矿物学、矿物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并与北衙Au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炉坪Pb矿床以Pb为主,伴生Fe、Au、Ag和Zn等;矿化元素组合主要有Pb-Fe、Pb-Fe-Au和Pb-Fe-Zn-Au-Ag;C-O、S和Pb同位素组成特征与对比分析显示,炉坪Pb矿与北衙Au矿具有极为相似物质来源;炉坪Pb矿区内发育的碱性斑岩形成年龄与北衙Au矿形成年龄高度吻合。综上,本文认为炉坪Pb矿与北衙Au矿具有空间、物质和热动力联系,很可能属于北衙斑岩—热液成矿体系,为浅成热液型矿床,但炉坪Pb多金属矿床精确的成矿时代、精细的成矿过程和精准的成矿预测仍需要精深的研究,这对完善现有斑岩-热液成矿理论体系、指导北衙外围乃至滇西富碱斑岩带内同类型矿床的找矿预测,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铅多金属矿床 成矿预测 硫化物 热液脉石矿物

周家喜 豆松 黄智龙 崔银亮 罗开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81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云南 昆明 650051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云南 昆明 650051;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8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266-26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