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铀矿床含矿层位的特征分析
本文则以纳岭沟铀矿床为例,浅析不同蚀变带中的绿色砂岩对成矿的作用。纳岭沟铀矿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大地构造上归属于伊盟隆起区,北为河套断陷,西接天环向斜,目标层一般为粒序层,有粗细韵律性的变化,总体来说,岩石结构松散,钙质胶结也较多,颗粒的分选和磨圆度较差,多为棱角-次棱角状。研究表明,纳岭沟地区的成矿阶段有两个过程:原生的灰色岩石被流体氧化成红色或者黄色,即成矿的过程,然后又被二次还原成为绿色。该区所处的环境应为从最早的还原环境经过氧化后再次经历了二次还原才成矿。故含矿层的颜色多为灰绿色且较为致密,与矿层相邻的上下段含有大量的有机碳,成层状也以炭屑形式存在。研究认为,纳岭沟铀矿床赋存岩石的平均有机碳含量为0.42%,且矿层中还有浸染状的黄铁矿和黄铁矿结核,这说明铀的富集与原生还原性介质有关。
铀矿床 成矿作用 绿色砂岩 还原性介质
董力豪 夏菲 潘家永 钟福军
东华理工大学 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 南昌 33001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281-28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