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头屯河地区砂岩型铀矿第二成矿斜坡带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主控断裂的同位素年代学分析,揭示头屯河地区砂岩型铀矿第二成矿斜坡带形成与控矿机制,探讨层间氧化带形成条件和保存条件,剖析该区找矿潜力。通过Sm-Nd同位素测年结合野外地质剖面地层沉积序列观察,基本断定喀拉扎断裂在晚侏罗-早白垩世便已形成,在其控制下,断裂上盘中下侏罗系开始抬升掀斜,形成本区第二个斜坡带。在K-E期间形成古层间氧化带及其铀矿体。钻孔揭露显示,第二成矿斜坡带上仍有古矿体残留。据此,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强构造变形区,提出寻找第二成矿斜坡带的找矿新思路,将找矿方向从不利于保矿的山前冲断褶皱带转移至靠近第二排构造带的单斜区域,进一步评价准噶尔盆地南缘铀成矿潜力。
铀矿 第二成矿斜坡带 地质条件 找矿模式
刘章月 秦明宽 何中波 耿英英 邓攻读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17-31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