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成矿多样性与找矿启示
通过对伊犁盆地南缘各矿床的横向和纵向对比,认为今后在伊犁及其它相似地区铀矿勘查过程中要重视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构造适度活动的多期性研究,后期构造表现为整体抬升,构造样式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利于铀的叠加富集和多期成矿。主砂体是控制氧化带和铀矿化的主要因素,三角洲平原沉积或辨状河道沉积,有利于粗粒、厚层状砂体的发育,尤其是对砂体连通性其重要的决定作用。西山窑组下段扇三角洲平原沉积中分流河道侧向迁移频繁,形成朵状砂体连片分布,该层位中氧化带和矿体规模发育的规模最大。氧化流体的补给、渗入和持续运移是成矿的核心要素,要加强不同构造样式下氧化流体补给样式研究,及多期构造叠加下氧化流体补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研究。蒙其古尔矿床位于两个断层挟持形成对冲构造区内,早期层间氧化带和现今氧化流体的叠加造就了该矿床品位高、矿化层位多等特点。重视地球化学反差度的作用,从头屯河组上段开始气候变干旱,有机质含量减少,与氧化带内地球化学反差小,难以形成较好的铀矿化。
铀矿床 构造活动 成矿多样性 找矿标志
张成勇 聂逢君
东华理工大学 放射性地质与勘查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1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62-36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