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囊谦盆地富碱侵入岩及其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地震波资料显示,古新世-始新世期间,松潘-甘孜地块沿着金沙江缝合带向羌塘地块俯冲。同时,古新世-始新世,囊谦盆地受到早期推覆构造和晚期走滑剪切构造控制。据野外沉积序列和岩体穿插关系,囊谦盆地侵入岩与早期挤压推覆构造一期,早于走滑剪切构造。另外,从羌塘地块的西部到中部,出露大量的新生代钾质火成岩。中部出露面积最大的钾质火成岩组合,包括过铝质和偏铝质长英质侵入岩,与玉龙和囊谦岩石组合十分类似。这样的岩石组合被认为是陆壳俯冲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熔融的产物)。借鉴Wang等(2008)提出的藏北始新世陆壳俯冲模型,认为在俯冲带较浅的位置,松潘-甘孜下地壳物质俯冲脱水熔融,形成玉龙铜矿带过铝质富碱岩浆。金沙江深大断裂为板片脱水形成的流体提供通道,导致过铝质的富碱岩浆富含流体物质,容易成矿。而在远离金沙江缝合带的囊谦盆地之下,俯冲带较深的位置,形成的过铝质岩浆与地幔楔橄榄岩反应,形成了偏铝质的富碱岩浆。由于在浅部位置大部分流体集中上升,俯冲带深部形成的偏铝质岩浆中流体匮乏,缺乏成矿所需要的流体,导致富碱斑岩中没有铜和金的矿化。

富碱侵入岩 成矿作用 地质活动

许岳 毕献武 胡瑞忠 陈佑伟 胥磊落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445-445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