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江特提斯成矿域成矿作用与找矿方法
三江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指怒江、澜沦江、金沙江所穿过的横断山脉地区,地跨滇西、川西藏东及青海南部,包括青藏高原东部和云贵高原西部.在构造上,三江地区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段,位于冈瓦纳古陆与欧亚古陆强烈碰撞、挤压地带,也是特提斯造山带与环太平洋造山带两大巨型造山带汇合处,受到印度样板块、太平样板块和欧亚板块三大扳块作用的影响.在典型矿床解剖和区域构造-岩浆条件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三江地区呷村式(黑矿型)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火山-构造控制条件的多级模式:张性火山弧及其弧内裂谷带(控制矿带)-次级断陷盆地(控制矿田或矿群)一小型海底封闭和半封闭深水盆地(控制矿床和矿体);提出并论证了滇西昌宁-盂连为一个与晚古生代裂谷-洋盆火山作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铜及多金属成矿带,裂谷的不同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类型矿床,构成统一的成矿系列的认识;探讨了三江地区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矿的找矿前景,强调大型基性火山岩-蛇绿(混杂)岩-断裂带(即主要板块缝合带)内金的找矿潜力。对三江地区成矿域的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矿床学 成矿作用 地质活动 找矿标志
周维贵 李余生 雷庆 龚政 冯金炜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462-46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