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双口山银铅金矿田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柴达木盆地北缘的锡铁山及外围地带是青海省重要的铅、锌、银成矿远景区,尤其是该远景区内的双口山一带具有显著的铅银分散流异常,被认为是重要的铅银找矿靶区.滩间山群内的构造形式主要有脆-韧性剪切带、脆性断裂构造两类。区内主干韧性剪切带F33处于大岩基与滩间山群地层接触带附近,呈南北至北西向,长达数十公里,早期经历韧性剪切作用,具右行挤压逆冲特征,可能与锡铁山基底韧性剪切带形成时间398Ma一致,后期又有韧-脆性构造叠加,控制了矿田内铅锌及金矿化体、矿化点的整体展布。在矿田北部F33及其次级韧性该矿田找矿潜力很大,通过构造控矿分析体指出岩体与滩间山群接触带,自双口山铅锌矿韧性剪切带F33向南地段为铅锌找矿有利地带,F33及其次级韧性剪切带Fi平行间距缩小且发育多条低次序韧性剪切带的地段为金找矿有利地带。
银铅金矿田 地质构造 控矿作用 找矿潜力
杜文洋 许荣科 郑有业 蔡鹏捷 陈鑫 卢锐 王红军 白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472-47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