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北山红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红山铁矿床的赋矿地层为蓟县系平头山组上部,该岩组顶部为绢云绿泥千枚岩夹石英砂岩;上部为磁铁石英岩、磁铁矿层,局部地段磁铁矿具角砾状,并含少量镜铁矿、赤铁矿,有的地段蚀变为阳起石、透闪石、透辉石、透辉石化磁铁石英岩;中部为数米厚石英白云石大理岩、石英砂岩,局部地段出现含砾砂质灰岩;下部为黑云绿泥绢云千枚岩、板岩。区域成矿地质演化经历了中、新元古代的沉降期陆表海含铁沉积环境到出现弱火山活动形成“Sedex”型红山式铁矿的断陷海盆期。新元古代蓟县系时期的北山海为半封闭海盆,具干燥气候与半潮湿气候交替的条件,导致了富铁碳酸盐岩广布。晚期,地壳局部抬升,使海盆范围缩小,同时,断陷海盆边缘同生断裂活动频繁,引起地幔热流上升,出现局部半深海海底火山喷溢活动以及多处含铁的热卤水喷柱上涌,喷溢出的铁离子和铁的络合物在特定的氧化条件和碱性条件下被絮结而沉淀下来,由于陆源碎屑掺和作用,形成条纹状石英岩型磁铁矿层,其后随着热卤水中高温气液的岩-水双向交代作用加强,又断续出现矽卡岩型磁铁矿层。
铁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机理 构造活动
康文彬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480-480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