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成矿域斑岩铜矿岩浆氧逸度及其对矿床规模的控制
斑岩矿床提供了世界近75%的铜、50%的钼和20%的金以及大多数的铼(Sillitoe,2010),因此,斑岩矿床的研究和勘探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矿床学界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矿床学家长期致力于控制大型-超大型斑岩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的研究,普遍认为,含矿岩浆的氧化状态是决定斑岩铜矿成矿的关键,这是由于氧化性岩浆能将金属元素和硫从地幔携带到地壳浅部,目前研究的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氧逸度(>NNO+1)的岩浆可形成斑岩铜矿床,那么,含矿岩浆的氧逸度达到多高就能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这一问题备受关注但尚未解决。进一步研究发现,具有NNO+1氧逸度的岩浆即可形成斑岩铜矿(<100万吨铜),而具有NNO+2氧逸度的岩浆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200万吨铜)。该研究展示了一种判断形成不同大小斑岩铜矿的岩浆氧逸度条件,为评价斑岩铜矿规模提供了新的评价标准。
斑岩铜矿 含矿岩浆 氧逸度 矿床规模
申萍
中国科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497-49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